0
0
消委會測試隨行杯容量 有14款低於聲稱標示

消委會測試隨行杯容量 有14款低於聲稱標示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消委會測試隨行杯容量 有14款低於聲稱標示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市面18款隨行杯,當中14款容量低於聲稱標示,有5款差距更逾一成,不符歐洲標準要求。

不少人買手搖飲品或咖啡都會自備隨行杯,消委會測試市面18款隨行杯,發現全部樣本均通過耐用度、物料安全、抗腐蝕等要求,但容量就不是杯杯「足秤」,有14款容量低於聲稱標示;有5款差距更逾一成,不符合歐洲標準要求,差異最大的一款隨行杯,量得容量與標示差距逾兩成。

保溫及保冷功能方面,不鏽鋼樣本表現理想,但有3款塑膠杯樣本表現較遜色,放入不低於攝氏95度熱水,在室溫6小時後水溫降至約26.3至29度,放入凍水6小時後,亦回復至接近測試環境的溫度。

消委會提醒使用時要留意食物安全。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千萬不好早上買,晚上才飲,因為他們的保溫保冷,今次見到表現,即使6小時後都非常參差;若食物安全方面,最好是60度以上或4度一下,否則比較容易滋生細菌。大家飲用方面,別想是保暖壺可長時間擺放,買後記著要快些飲,特別是奶類。」

帶出街時亦要小心,有6款上下倒轉1小時會漏水,放在45度斜台1小時則無問題。

這款售價超過360元的杯,不單止上下倒轉會漏水,平衡力都欠佳,將它放在一個10度斜台,不論有沒有裝飲品,都有出現失平衡的情況,可能與它設計上闊下窄及厚重手柄有關,消委會提醒盛載熱飲時要小心燙傷。

消委會建議用隨行杯時飲品,只加到杯口下大約兩厘米位置,避免長時間浸到杯蓋的塑膠物料,影響密封及耐用性。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