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政情】選委會改組 建制「洗牌」泛民陷「清零」危機

【政情】選委會改組 建制「洗牌」泛民陷「清零」危機

【Now新聞台】特區政府以一個月左右,炮製出五百多頁的條例草案改革選舉制度。

改革後的選舉委員會規模及權力都大增,日後除了提名特首亦掌立法會參選人入閘大權,以往民主派積極搶佔的教育﹑法律等專業界選委在人大決定下都改為團體提名,民主300+將會成歷史,但選委會的競爭並無停止,建制團體爭位亦激烈。

新增的分組界別尤其有火花,佔60席的同鄉社團分組預計會一直爭到九月選舉。根據草案,有資格參選的同鄉社團多達24個近至廣東遠至甘肅。知情人士指,每個族群人數有異,以往對社會的參與度亦不同,在諮詢期間已火花四射,相信爭議席時會更激烈。

選委會選民本身有約25萬7千多人,新制下刪除所有個人票,預計選委會的選民人數會大幅減少。有建制派亦埋怨,部分組別如飲食界、進出口界原本建制派都佔優,但在新制度下他們的個人票被DQ。

即使本身是團體票的選民亦會受門檻更改影響,例如四大商會的合資格選民,由現時在大會有表決權提升至在理事會才有表決權;多個界別的合資格團體選民名單亦有重整,例如有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選委就估計,團體選民或銳減過千人。

不過,新選委會增加300席,建制派轉跑道保住一票不難,在愛國者治港的旗幟下,建制派選委「有險可守」,民主派選委則有「清零」危機。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