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近日多人染上經由蚊傳播的登革熱,隔鄰的台灣亦一樣,單在新北市的新莊區,一個多月就累積超過十人染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登革熱的發病率在過去50年間增加了30倍,幾乎危及世界人口的一半。
預防和控制方法滅蚊是指定動作,但有人批評現時普遍採取的滅蚊措施不夠進取,基因滅蚊又如何呢?
澳洲昆士蘭州湯斯維爾市一項大規模實驗,自2014年將四百萬隻經基因改造的蚊放生,結果在四年間,當地僅發現四宗本土登革熱病例。這個結果相當驚人,因為自2001年統計以來當地每年平均有98宗登革熱病例,而且亦檢測不出對環境有不良影響。而實驗背後的功臣是名為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
簡單來說,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令蚊感染沃爾巴克氏體,從而失去散播登革熱的能力。沃爾巴克氏體會寄住在宿主的細胞質中,而雌蚊的卵子就是它們最好的繁殖場所,但不要以為雄蚊可以置身事外,因為沃爾巴克氏體會放出毒素污染雄蚊的精子。
這些受感染的雄蚊與沒有受感染的雌蚊交配,就會出現細胞質不相容的情況亦即無法受精發育,從而令蚊的數量下降,減少人類感染登革熱至於受感染的雌蚊。雖然可以跟雄蚊繁殖,但在胚胎發育階段,雄性個體就會死亡。
研究人員更發現,有帶沃爾巴克氏體的受精卵會無視決定性別的基因自行發育成雌性。
除了沃爾巴克氏體,有生物科技公司嘗試改造雄蚊的基因,將牠們放到野外跟雌蚊交配,雌蚊產下的後代會帶有特別的基因,令叮人的雌蚊在成年之前死亡,達至滅蚊的效果。如果進一步的實驗證明兩種技術有效,寨卡病毒、黃熱病、甚至瘧疾都有可能受控。
確實效果如何、效用能持續多久仍需進一步觀察,有人亦憂慮滅絕某一個品種的蚊或會干擾生態平衡,甚至可能會帶來另一種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