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復康巴士服務,發現供不應求,很多殘疾人及長期病患者輪候不到服務,公署批評勞工及福利局及運輸署落實無障礙運輸欠積極。
行動不便或者殘疾人外出往看醫生,乘車都會很不方便,現時香港復康會營運的復康巴士只有156輛,而每年申請乘車就有十多萬宗。
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發現在2011至14年間,每年就有過萬宗申請未獲安排服務,由於輪候時間長,申請人往往等上要等幾個月至一年,所以索性退出。
在2015年,有超過三萬宗退出預約服務的個案,又有使用者反映復康巴士服務無保證,只有去程沒有返程。
其中一個個案,一名脊椎嚴重發炎的男病人因為四肢活動不便,要由將軍澳到屯門覆診,但復康巴士只安排到去程,他回程只能電召其他接載服務,但又不成功,最終只能花兩個多小時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回家。
復康巴士一般有五、六個輪椅位,但個人用戶使用電召服務時,大部分是獨佔一架車,公署認為不應將巴士視為個人交通公具。
調查又發現,市面有無牌的復康車輛營運,但輪椅裝置未必達標,對殘疾人構成安全威脅,然而過去幾年警方的「放蛇」行動寥寥可數,勞福局和運輸署均指管制無牌復康車輛並不在職責範圍內,反映政府未有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公署又批評,勞福局和運輸署沒有為「無障礙運輸」訂立時間表,使「無障礙運輸」淪為空談,政策目標變得遙不可及,促請政府全面評估殘疾人的交通需求,並加強規管無牌復康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