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Diary】家,是許多人的避風港,無論在外面發生什麼事,家人總會互相支持。寰球電影推出「光影時代系列」,搜羅有質素而從未於香港戲院正式上映的電影。首部電影《鬥地主》於2015年美國發行,講述「家」的故事。
電影以美國次按危機為背景,講述單親爸爸丹尼斯 (安德魯加菲 飾) 和母親 (羅娜丹 飾) 及兒子原本擁有舒適的家,生活美好,但丹尼斯因失業無法繳付房貸,被銀行委託的地產代理尼克 (麥可夏儂 飾) 沒收大宅。為了三餐溫飽及買回房子,丹尼斯接受了尼克的僱用,薪水卻是過去當建築工人的數倍。他不僅能買回失去的房子,甚至可以讓全家人過上安定舒適的好日子,眼見所有的夢想就要實現,丹尼斯卻深受道德與夢想的折磨,究竟他最後會怎樣抉擇?
尋找家的意義
電影以次按屋貸苦主丹尼斯失業並無力繳付房貸為主線,著力描寫尼克及警員來沒收房子的一幕。警員大力拍門,聲聲入耳,母子只有兩分鐘收拾個人物品,一方面渲染悲慘可憐的氣氛,同時交代丹尼斯自小在這間房子生活。對丹尼斯來說,這不只是一間房子,而是他的「家」,充滿回憶及感情,有著特別的意義,正正呼應電影英文名《99 Homes》中的「Home 家」,而非「House 房子」。相反,在尼克眼中,房子只是一個盒子,毫無情感意義,他在意的只是房子的投資價值,十分理性。這個強烈對比鋪墊出丹尼斯與尼克在派對後的一席話,點明全劇主題。丹尼斯為了贖回這個「家」,讓家人有美好的生活,他願意違背良心跟著尼克工作。最後丹尼斯雖然買得起更大的房子,但母親和兒子離家出走,只留下空洞的房子,讓我們反思自己每天營營役役,為的是一個方盒子還是家?什麼才是最重要?
正義與暗黑拉鋸
電影開首描寫尼克冷酷無情地對待業主自殺一事,他著眼的只有工作及金錢,刻劃出他不擇手段的黑暗形象,而他卻擁有大量物業,生活無憂,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相反,電影筆下的丹尼斯為人善良,以勞力賺取金錢,可惜他卻是資本主義下的失敗者,被制度法律剝削,連自己的房子也被沒收,一無所有,二人形成強烈的對比,卻走在一起。起初丹尼斯被金錢蒙蔽,選擇違背道德,後期卻被良知煎熬。正義與暗黑相互拉鋸,推展情節,提升電影張力,成功鋪墊丹尼斯良心發現,出賣尼克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