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我們早前報道過,全球珊瑚礁面臨存亡危機,已越過不可逆轉的「臨界點」。這個說法雖然在科學界仍有爭議,但最近有新報告為珊瑚物種的滅絕風險提供新證據。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報道,佛羅里達州兩種珊瑚品種,因為兩年前一場破紀錄海洋熱浪而大幅死亡,宣告已陷入「功能性滅絕」,意味該兩個物種數量過低,已無法發揮它們在生態中具有意義的功能。
步入滅絕邊緣的是麋角珊瑚和鹿角珊瑚,牠們主要遍布在淺水區,在25萬年前已是加勒比海生態的重要一員。不過,佛羅里達州近海在2023年經歷海洋暖流,歷時長達3個月,海平面溫度曾突破攝氏32度,是該區150年來最高。
研究人員在佛羅里達礁島群發現這兩個品種近98%已死亡,在接近乾龜島的海域,死亡率更達到百分百。仍存活的麋角珊瑚和鹿角珊瑚不足以生長並維持珊瑚礁結構,代表這兩種對佛羅里達州極為重要的「造礁者」已進入絕種前的功能性滅絕狀態。
相關論文已在《科學》期刊發表。參與研究的生物學家坎寧指,今次發現為全球珊瑚礁的未來發出鮮明警號,應盡快採取行動,避免氣候變化造成進一步生態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