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人工智能在蒐集及整理資料時可以提供很大幫助,但若人工智能無中生有一些資訊給用戶,而用戶又不加思索地採用,後果可大可小。
路透社報道,美國有兩名聯邦法官承認因為使用人工智能導致法庭判決出現錯誤,要撤回有問題的判決,並就事件致歉。有法律界人士認為,事件反映出法官審核判決的程度不足。
其中一名涉事法官是新澤西州聯邦地區法官尼爾斯,他在6月公布的一宗判決被發現錯漏百出,包括引述並不存在的案例。
尼爾斯承認一名法學院實習生在未經授權和沒有披露下,利用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蒐集法律資料。他說現已制定人工智能使用政策,加強審核程序。
至於密西西比州聯邦地區法官溫蓋特,則承認法庭書記使用另一款聊天機器人Perplexity綜合案件資料,事件導致他在7月發布的一份臨時禁制令引述與案件無關的資料。溫蓋特指判決本來不應發出,事件是人為失誤。
有法律學者對彭博社表示,法官有責任確保援引的案例屬實,亦有法律界人士質疑法官審核判決文件的程度。
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格拉斯利表示,聯邦法官及司法機構都有義務確保使用人工智能不侵犯當事人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