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香港快運早前突然取消大批航班事件,引起大眾對廉價航空服務關注。
放眼世界,廉航「出事」並非罕見。愛爾蘭廉航公司瑞安9月中至10月底,取消超過2000班航班。兩家分別是英國及德國的廉航公司,今年內先後倒閉。
不過事件似乎未有影響廉航的發展空間,反而如雨後春筍,成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
過去四年,廉航穩佔全球航空事業四分一的市佔率,去年乘客人次首次超越10億。
分地區看,廉航於南亞地區發展最蓬勃,搶佔當地航空業五成七市場,在東南亞亦佔逾一半,包括香港在內的東亞地區佔比較少,不足一成。
消費者選擇廉航最大原因是票價低廉,亦令到整體機票價格持續下跌。
在1995年,全球長短途平均來回機票售價逾1000美元,到2000年降至不足750美元,2014年平均來回機票價錢不足500美元,至去年降至約350美元。
短短22年間,平均機票售價大跌三分之二。
廉航票價低企,壓低營運成本是必然策略,行李托運及選座位要計錢,機艙內各項目服務,點餐、借毛氈通通亦計錢。
另外,飛機運力亦要用盡,廉航會選擇用較偏僻的二線機場,或選擇在凌晨時升降,降低使用機場費用。
廉價航空的概念在美國誕生,全球首家廉航早在1949年成立。至於全球最大廉航是1970年代開始營運,一直專注美國國內市場的美國西南航空。
連同瑞安航空去年載客量分別都超過1億人次,亞洲區內最大廉航是亞洲航空,排行第四。在香港,乘客可以選搭很多區內的廉航公司,但以香港為基地的只有香港快運。
主打香港往來倫敦和溫哥華的本地廉航甘泉航空,則因成本等問題,提供服務約一年半後便結業。
業界相信,洲際航班會是廉航下一個攻城掠地的市場,投入在横跨歐美以及太平洋的廉航航班會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