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寨卡病毒廣泛散播,滅蚊被視為主要的遏制方法,美國有研究發現雌蚊可將寨卡病毒傳給下一代,這項發現確認滅蚊行動必須做到連蚊卵亦徹底殺滅才有效。
去年在巴西等南美洲地區爆發的寨卡病毒肆虐多國,美國和新加坡都先後出現本土感染個案。這種病毒主要由伊蚊叮咬傳播,噴灑殺蟲劑被視為最主要的防範措施。
但美國有研究發現,光是殺死一隻隻會叮人的蚊並不足夠。
得克薩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員在實驗室飼養一批被注射了寨卡病毒的雌性伊蚊,待牠們產卵。卵孵化成蟲後,再檢測這批下一代,發現每290隻之中,便有一隻帶有寨卡病毒,比率聽起來很低,但在自然環境下孵出來的帶病毒伊蚊,就不止一隻,滅蚊而不滅卵和幼蟲,寨卡病毒便會繼續傳播下去。
問題是噴殺蟲劑一般只做到殺滅成年伊蚊,帶病毒的蚊,一旦已經在水中產卵,即使倒掉家居積水,若不發覺容器仍有蚊卵依附,蚊卵可在下次遇水時才孵化,成蚊後繼續傳播寨卡病毒。因此噴殺蟲劑滅蚊必須設法使連卵和幼蟲一併殺掉。
人類感染寨卡病毒後,往往只會出現發燒、肌肉痛和疲累等病徵,但孕婦感染就可能將病毒傳染給胎兒,誕下患有小頭症的嬰兒。
另一批美國研究員從六千種已在市面有售,或正進行臨床試驗的藥物中,篩選出其中兩種可對付寨卡病毒的藥物,分別能夠阻止病毒複製及阻止病毒殺死胎兒腦細胞,其中一種是用來「杜蛔蟲」的藥物。初步測試證實它對孕婦無害,這項發現被視為一大突破,有助加快研究出防治寨卡病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