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零售管理協會促業主暫撤「底租」

零售管理協會促業主暫撤「底租」

【Now新聞台】零售管理協會發公開信,促請業主取消9至12個月的「底租」,改以按租戶營業額,收取分成作為租金,有投資者認為做法不可行,有發展商說旗下商場沒有進一步減租計劃。

馬鞍山這個商場樓高6層,鄰近私樓及公屋,於2018年開業,有50至60個舖位。疫情下,人流大減。中午時份,其中一層約10間商舖,逾一半沒有開業。一間服裝店的負責人透露,發展商2月時,已向他們提供七折租金,續租時,租金減免三個月,面對新一波疫情,暫時再沒有寬免,惟有見步行步。

發展商百利保直言,沒有進一步減租計劃,又說作為業主亦面對不少經濟壓力。

百利保執行董事范統:「在疫情一開始已減租,有的減了一半,旗下商場有些是做補習社、兒童班、學習班,他們真的沒生意。業主也困難,我們也做酒店生意,也知道現酒店生意很差,例如我們的銀行貸款,銀行也不會減息,也是收足,為何全針對大業主身上呢?」

疫情打擊營商環境,零售管理協會預計,6萬多間零售店舖會陷入結業危機,逾26萬零售業員工及其家人的生計將受影響,協會在報章刊登致全港商舖業主的公開信,希望業主在未來9至12個月取消底租,改以按租戶營業額,收取分成作為租金。另外,對無法交租的商戶,暫緩採取法律行動或收回店舖。

有投資者透露,有部分欠租七天的租戶,收到業主發律師信追討,但認為取消底租或收取分成租金的做法不可行。

資深投資者李根興:「最大問題是互信,因為小業主很多時候沒有資源,去審查商戶的帳目,坊間很多店舖都是收現金,收現金就查不到營業額,所以零售業協會說的是不可行的。」

有學者指,現時情況較03年沙士時惡劣,零售業、經濟可以說復甦無期,相信短期支援,難以扭轉弱勢。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