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香港的經濟本來已經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而修訂《逃犯條例》的風波,更引發一連串社會衝突,增加了經濟轉差的速度。
遊客區變成戰場,商戶落閘,多個大型商場變成示威場地。港鐵車站被嚴重破壞,要提早收車及關閉車站,市民消費活動大減。中資銀行、公司,或被認為是親建制的店舖商戶被針對,餐飲、零售、酒店等不同行業,數十間上市公司預期業績轉差。
持續的社會動盪,令本港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政府先後推出涉及逾200億元的紓困措施,又預告政府會錄得15年以來首次財政赤字。香港首富李嘉誠則透過基金會,向部份行業提供「應急錢」。在反修訂風波下,惠譽下調本港主權評級,是此機構近四分一個世紀以來首次。
人心虛怯,港元的穩定性再一次受到考驗。政府引用緊急法訂立《禁蒙面法》,更惹來實施外匯管制的憂慮。
本土社會運動一下子升級至國際議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美國參眾兩院過關,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香港獨立關稅區特殊待遇地位每年要再作評估,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前景蒙上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