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本港同股不同權制度首日生效,接受企業上市申請,有報道指,智能電話生產商小米最快本周遞申請。有大行認為,同股不同權有助提升港交所盈利。
港交所開始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申請,有報道指,已準備在規則生效初期遞申請的企業只有小米,估計最快本周期勞動節假期後遞申請,集資最少100億美元,最快6月底或7月初掛牌。
小米管理層突然在上市前出現變動,董事長雷軍在內部電郵公布,八名聯合創辦人中,會有兩人離職。
至於首席財務官周受資晉升為高級副總裁,市傳股權交易已於上周結束。
在同股不同權制度生效前夕,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於網誌撰文,強調今次上市制度改革,無論過程如何困難亦必須成功,並須堅持走下去。
不過,對實施新上市規例則有兩大顧慮,包括如何定義新經濟,以及如何控制沒有營業收入之生物科技上市公司的投資風險。
他表示,定義新經濟是一門藝術,而非科學,並指監管者會盡量尋找正確答案,但亦要給予監管者一定「容錯」空間。
李小加又指,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行業,僅適合較具經驗的成熟投資者,並重申同股不同權改革不會削弱對小股東的保障。
在一眾大行中,摩根大通看好同股不同權制度生效,估計可帶動日均成交增加30億至40億元,港交所全年收入及純利可望提升0.3及0.4個百分點,明年增幅將會更顯著。
此外,加上預期港交所將受惠於A股「入摩」,帶動資金北向投資,上調港交所今年盈利預測2.5%,並調高目標價5%至315元。
至於中信里昂認為,市場對中國推中國預託證券(CDR)吸引企業到A股上市有過慮之嫌,若企業希望面向國際,相信仍會選擇在香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