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球迷心聲】政府大球場,只係一個球場咁簡單?

【球迷心聲】政府大球場,只係一個球場咁簡單?

大球場曾上演無數激戰。 (©AFP)

【now.com體育】看到新聞說政府要重建香港大球場,要把它降格到只是一個有8000至9000座位的球場。我在網上看了不少評論,電視也有專題報道。這些都令我這個70後的球迷百感交集。今次我就從經濟,體育及歴史說說自己的感想。

撰文:朱競鶱

歷史及體育:

自1955年啓用後,大球場除了是每個香港球員渴望獻技的地方之外,也是吸引一代又一代球迷的搖籃。筆者從讀書時出席聯校運動會到大球場,到長大後,由第一場看甲組聯賽──南華對麗新花花,到往後數之不盡的賽事……有人說,改建了大球場,加建跑道,可以多一個地方進行田徑賽事,我倒想問一下,香港大球場如果只有8000至9000座位,可以應付和舉辦本地大型辦學團體如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這些規模的聯校運動會嗎?今天是21世紀,不是幾千年前漢武帝獨尊儒術。我並不是說香港只應發展足球,而其他體育項目就不用發展。只是你要加建跑道,可以。但請不要:「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有人說,日後啓德體育園的存在,香港大球場便成了多餘。當政府及顢頇的足總開口閉口說大灣區,又說港超沒出路,要和中超攪融合諸如此類的托詞,我想問有朝一日真的成事,你如何消化一眾南下球迷?一班只懂看數據,空口講經濟的官員有否考慮過?或者你會說,閣下又有甚麼好提議?我會答你:「改建大球場,絕對可以。因為時代不同了。」

首先,要保留灣仔運動場。其次,改建大球場,要符合以下條件:

1. 座位數目要有20000個

2. 看台要以對本地足球有貢獻人士命名(例如黃創山、張子岱、李惠堂、胡國雄等)

3. 增設現代化藥檢設備

4. 改善廣播設施

5. 建立香港足球歷史博物館,讓公眾了解香港足球文化

昨天的歷史,是由今天開始建立的。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今屆省港盃,一眾本地初生之犢如何擊倒廣東虎狼?難道有人希望這些事蹟就像以前5‧19般無聲逝去?當高官在香港取得東亞運足球金牌後,誇下海口說要起新球場,然後下台了,體院足球場仍然影都無,你不是還盲目說改建大球場沒問題?當日後這班小將真的打出成績,誰敢肯定球迷不會再入場撐港隊?如沒有這些信念及志氣的人,就不要說支持本地足球及去辦足球了。已故的黎Sir說得好:「若是只想著輸波,為何要踢足球?」

經濟:

香港一眾高官經常喜歡把「紐倫港」掛在口邊。先不論今時今日英超多支球隊於倫敦立足。紐約也有兩支美職強隊──紐約紅牛及紐約城。香港呢?你可能說香港彈丸之地,怎可能相提並論?現在有人說因為使用率不足,沒有本地球星便要降呢。正如陳偉豪過去對港超沒有出路的名言:「若你的孩子讀書成績不好,難道你便放棄他?」香港大球場使用率低是不爭的事實,但我相信有名如聖但尼、溫布萊也不見得高,那是否也要清拆?

此外,為何要改善藥檢及廣播設施呢?

第一,香港的醫療設施已經優良先進,如果能改善,相信又是一個商機。其次,現在已是21世紀了,你看大球場現在的廣告板,還是人手搬運?現在全球很多球場的場邊廣告是用電子版,如此落後,不是太貽笑大方嗎?

寫到這裡,真的只想講,如果你是支持香港隊及香港足球,不要再以甚麼公眾使用率來騙人。我們都知道,要香港隊出席世界盃決賽周可能要很多代之後才出現。但身為球員與球迷也要有這份追夢的志氣。要守護香港足球,就要有守護大球場這個莊嚴聖地的勇氣!

後記:執筆之時,一邊看著新白鹿徑球場上演熱刺對水晶宮,一邊看著往昔在大球場看過的賽事。感覺很神奇。也喝了不知多少杯咖啡才寫好。希望花了3百多億港元的啓德體育園他日不會被譏諷為(殺人球場),那就於願足矣!

撰文:朱競鶱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