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大黃鴨在北京住了一個多月,亦移師至第二個景區-頤和園的昆明湖,繼續與內地民眾見面。不過回顧過去一個月,大黃鴨在北京掀起的風潮似乎是雷聲大雨點小。
頤和園可說是北京必到景點,適逢黃金周,園區人山人海,許多遊客都說,口耳相傳才知有大黃鴨,從來沒見過官方宣傳。
大黃鴨展出,是北京設計周的主打活動。與香港不同,牽頭單位全部是政府部門,包括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和市政府,令到大黃鴨逃不過官僚擺佈的命運。
大黃鴨的選址,原本一直盛傳位處市中心又免費開放的什剎海,又或是傳統景點頤和園。但到正式公布一刻,突然殺出了園博園,什剎海就大熱倒灶。
大黃鴨在園博園住了一個月,不過這裡遠離市區,又要一百元入場費,令不少遊客卻步。為何還要選園博園呢?原來這裡正在舉辦市政府大力推廣的園博會,這個安排難免令人質疑,是想借大黃鴨催谷入場人數,犧牲了民眾免費賞鴨的機會。而展期亦比之前預告早了十天,結果太匆忙,鴨咀變成雞咀,原來縫錯了咀巴,結果要連夜補鑊,貽笑大方。
部門協調不足,宣傳又欠奉,只得傳媒推波助瀾,最終起不到一呼百應的效果。
藝術家原本打算透過大黃鴨,向世界各地的民眾傳遞正能量,可惜來到國內,可能只淪為山寨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