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黃大仙鳳德邨一所學校有女校工感染基孔肯雅熱,當局仍未確定是否本地感染。有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建議當局檢驗當區居民的血清,有助證實是否有本地傳播。
染病的55歲女校工曾到內地,病毒基因分析仍在進行,感染源頭未明,未確定是否本地感染。她任職的學校鳳德邨禮賢會恩慈學校透露,她目前留醫,康復當中,精神及健康不錯。而周二學校學生出席率達九成二,只有三、四位學生出現其他病徵或因事請假,已加密校內滅蚊次數,亦放置誘蚊產卵器,本周會暫停體育課等戶外活動,再定時評估。
禮賢會恩慈學校校長謝慶生:「在學校門口會向學生噴蚊怕水,也請家長在上學前可以(為學生)先做防蚊措施,包括貼防蚊貼。學生他們需要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以及學生體驗,不是這樣就完全暫停整個學期或到年尾,我認為要視乎形勢的變化。純粹將學生留在室內,我認為會對他們學習造成影響。」
至於是否需要停課,校方則指教育局及衞生署會有指引。
有醫生則估計,本港有中度風險爆發疫情,局部地區或陸續出現個案,未來兩星期是關鍵。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潛伏期是2至12日,兩星期內當區都沒有再有一些患者確診的話,我們就比較放心。如果只做病毒定量分析或核酸分析,只是捕捉那人現在有否潛在的病毒。要知道當區是否曾幾何時有相關隱性患者出現過,甚至做血清的篩查,要明白當區情況有多嚴重或問題有多大時,才能著力做相關工作。」
曾祈殷又稱會否出現大爆發,要視乎當局滅蚊成效以及追蹤確診人士的速度,而本港逐漸入秋,蚊子活躍程度會減弱,是感染防控的有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