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經緯線本周提要|來港人才非住港、來產子 人口配套如何規劃

經緯線本周提要|來港人才非住港、來產子 人口配套如何規劃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經緯線本周提要|來港人才非住港、來產子 人口配套如何規劃

【Now新聞台】截至七月底,首批接近一萬四千個高才簽證到期,當中約一半人選擇續簽留港;不過,部分高才並非住在香港,部分人則來港產子,人才及其家屬進進出出,香港的教育、醫療、房屋等配套如何規劃?

36歲的歡子在小紅書經營帳號,主要做付費課程,教人經營社交媒體、做直播等,去年五月,她獲批高才簽證後,在香港一間金融服務公司擔任社交媒體營銷顧問,由於公司容許她遙距工作,她就一直住在佛山,定期到香港跟進工作。

歡子:「目前來說可能暫時還不會(搬去香港),因為我們工作的性質,可以允許我半遠程,我有需要的時候就往香港,把我的工作做好就行了。所以短時間內,比如說搬過去的話,其實我也要考慮到比如香港的生活成本以及香港的收入,是否足夠支撐我整個家庭。」

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一些帳號亦會分享來香港產子的經驗,其中經營這個帳號的兩夫婦都是高才,現時在上海生活,他們明言申請高才身份,主要為了來香港生小孩拿特區護照,不會來香港工作。

歡子取得高才身份一年後,即今年六月在香港生小孩,她說在香港生小孩只是機緣巧合。

歡子:「不是說拿了(高才身份)才考慮生小孩,是因為我確實到了該生育的年紀,已超過35歲,也恰好拿了高才之後有了寶寶。」

歡子:「很多人問說,你的寶寶以後在哪裡上學,因為我的寶寶才五十天,所以我還有更多時間去做這個決策,比如在大灣區有很多港澳子弟學校,如果去香港的話,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都可以去選擇,所以在我來看是選擇會更多。」

前特首梁振英近月多次在社交平台撰文,質疑人才計劃有漏洞,他指當年的「雙非」沒有解決人口老化問題,反而為大學學額規劃,帶來極大不確定性;他質疑如果二十多萬來港人才中,一半個案帶家人來定居,「香港的教育、醫療、住屋怎樣應付?到時再算?」

立法會議員陳曼琪認為政府要提高高才通續簽的要求,確保他們真正留港發展,亦是香港真正需要的人才。

立法會議員陳曼琪:「首兩年可以讓他(高才)探索,但他必須在港工作,以香港為經常居住地,再續批時,在就業、創業、納稅帶來的人口方面,有所追蹤,甚至設計一個評分。如果我們盲吸(人才),你留不住他,香港的資源、規劃不就亂了?」

身兼立法會議員的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認為,只要香港有足夠吸引力,減少人才進進出出,人才是提升香港經濟、應對人口老化的良策。

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現時要幫助新來港人才當中,有能力的部分,特別是高才A類人才,在香港創業,開設公司要聘請人手。長遠來看,對香港經濟發展和解決老齡化社會問題,有非常積極正面的作用。」

部分高才並非居住香港,亦有些表明來港只為生小孩,人才及其家人進進出出,香港人口配套應該如何規劃?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熱線

nowreport@nownews24.com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