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經緯線本周提要|本港器官捐贈率為全球最低之一 超過3200人等待器官移植

經緯線本周提要|本港器官捐贈率為全球最低之一 超過3200人等待器官移植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經緯線本周提要|本港器官捐贈率為全球最低之一 超過3200人等待器官移植

【Now新聞台】香港目前有超過3200名器官衰竭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不過每年遺體捐贈者就只有大約30人;香港每一百萬人當中,只有約3.9名遺體捐贈者,是全球器官捐贈率最低的地區之一,不少病人在等待期間離世,但亦有人因為器官捐贈而重生。一個決定,怎樣改變其他人的生命?

五十歲的蔣小祝患有末期腎衰竭,等候腎臟移植十二年。她之前一直在家進行俗稱「洗肚」的腹膜透析,不過去年經歷一次嚴重的真菌性腹膜炎,需要轉為到醫院洗血,一星期要洗兩次血,每次洗四至六小時。

小祝指,她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蔣小祝:「最初『洗肚』好一點,可以出去逛逛,可以行山,慢慢走。現時甚至無法行樓梯或者斜路。」

周嘉歡醫生跟進小祝的病情超過十年,她指小祝的腎功能由十年前的百分之三十,下降至現在只有百分之十;她希望小祝能夠等到換腎,不過亦坦言等候需要視乎身體狀態和意志,過程一點也不容易。

伊利沙伯醫院內科顧問醫生周嘉歡:「洗腎的病人雖然好像相對於等待換心臟、肝臟、肺部的病人好一點,因為可以洗腎,但是漫長的等待很消磨人的意志。我看到小祝算是一個比較正面的人,很多的病人洗腎後開始覺得沒有希望,好像很絕望一樣,都不知道等到甚麼時候。」

香港目前有超過3200名器官衰竭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不過自2021年有紀錄以來,香港遺體捐贈者最多的一年是36人,最少就是24人。香港每一百萬人只有大約3.9名遺體捐贈者,是全球器官捐贈率最低的地方之一。根據統計處的資料,香港人不願意捐贈器官的原因,六成二是因為希望保留全屍,一成三是家人不支持,大約一成是因為害怕離世後受苦。

二十九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梁倬銘Brian等候換心超過六年,之後因為心臟出現問題入院。四年前正要安裝人工心臟前,戲劇性地有人願意捐心,最後成功換心,他的人生亦因而出現很大的轉變。他對攝影一直很有興趣,換心後就報讀商業攝影基礎文憑,希望成為攝影師,讓人透過相片記住珍貴的時刻。

梁倬銘:「看到一家大小、寵物和主人在這裏一起玩,覺得很開心。喜歡拍攝人的回憶,好像結婚那些重要的時刻,可以記錄下來,讓他回憶那天是很開心的。(擁有)第二個生命的時候,希望可以做多一點貢獻社會的事。很感謝捐贈的人,藉著他給我的心臟,希望自己可以發光發熱。」

不少病人在等待器官移植期間離世,但亦有人因為器官捐贈而重生。一個決定,怎樣改變其他人的生命?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熱線:

nowreport@nownews24.com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