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川流不息的車輛,來往於東西兩岸,連接著東莞虎門鎮和廣州南沙的虎門大橋,是中國首座自行設計建造的特大型懸索橋。自1997年通車以來,日均車流量長期超負荷,導致橋樑結構承載力不足,計劃於今年10月封閉維修,工期預計27個月。
有車主指,若轉用其他路線,時間和過路費都會增加。
司機彭先生:「本來是兩座橋變成一座橋(南沙大橋),肯定是塞車的。看工作的需求,有可能就會選擇坐高鐵,從深圳北到廣州南也很近嘛。」
司機藍先生:「我們就走回南沙大橋,可能一個星期要多花一百多塊錢。」
虎門大橋曾於2020年出現波浪式搖晃,來回行車線要緊急封閉,附近水域亦一度停航,當時專家組判斷是由於大橋防護欄的水馬,導致風阻力變大令大橋震動,整體結構仍安全可靠。自2019年8月起,虎門大橋莞佛高速段全天候禁止貨車和40座以上客車通行,當局於去年決定繼續延長禁令五年至2029年。
有學者分析,隨著近年南沙大橋等東西走向公路開通,虎門大橋日均車流量已降至約7至10萬架次,目前是最適合修建的時機。
國家高端智庫CDI資深研究員宋丁:「它整個橋梁建造的質量、通行,各方面一些技術性的標準、制度管理,我認為相對來講,虎門大橋是感覺到相對有一點滯後,橋也顯得有點舊。它提出現在改,顯然是目前江面上已經有若干座無論是南沙、深中通道都足以分流很多過江汽車。」
今次封閉工程總投資約15.5億,不涉及新增用地用海,計劃更換鋪裝橋面、升級改造機電設施、全面提升全線結構安全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