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肥胖帶來諸多危害,身體負荷加重不止,他「肥得滯」甚至連車都駕駛不了。
雷先生:「上一句話我還在跟你說話,下一句我可能就睡着了,一下反應過來的時候,車已經撞到石墩上了。」
35歲的雷先生去年重近330磅,導致嚴重睡眠呼吸暫停,以及無法正常行走,最後到減重中心求助,切除部分胃部,調整起居飲食習慣,成功減重超過一半。
雷先生:「我現在口味也改變了,不像以前那麽喜歡吃重油重鹽的了,現在我都吃得很清淡。你看我肚子是慢慢變小的,脂肪都燃燒掉了、高血壓也沒有了、糖尿病也沒有了。」
而像他一樣的肥胖人群不在少數,有研究報告指出,2021年中國25歲以上、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達4.02億人,數量居全球首位。
國家衞健委去年啟動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要求全國各級公立醫院設立體重管理、減重多專業聯合門診,廣州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屬內地最早一批,開設減重中心的醫院。
廣州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生董志勇:「以前粗茶淡飯,現在所有都是精製的,米麵甚至甜品、飲料等食物都是非常豐富,造成攝入能量過多、堆積過多。」
中心醫生指,隨著中央推動體重管理,越來越多人明白肥胖的害處,求診人數隨之急升。
董志勇:「以前2000年開始,我們求診的一年就幾個,一年做手術的才一兩個,現在可能門診量一周都有一百個。國家提倡爭取鼓勵每家醫院建立體重管理門診,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也有造成一些醫療負擔,但不管怎麽說,應該是好處大於壞處,各種嚴重的疾病減少了。」
要判斷自己是否需要醫療介入的肥胖體質,來到醫院第一步首先要做上磅,機器會測量出體重、身體水分含量、肌肉重量等數據。
為推進減重行動,國家近日出台《成人肥胖食養指南》,針對全國不同地區飲食習慣,推出營養食譜,鼓勵更多人改變飲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