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運輸署駕駛考試安排,稱服務仍供不應求,考生最長要輪候8個月,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安排考牌主任周末額外工作及開闢新考場等。
非商用車輛駕駛路試,在疫情期間一度要輪候逾一年,即使運輸署提供的路試增加,考生現時最長亦要輪候約7至8個月。
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後,認為情況不理想,駕駛考試安排仍有不少改善空間,建議運輸署積極研究增撥人手資源,安排考牌主任在周末額外工作,並研究在交通流量不繁忙的地點,例如新界及離島開闢新考場等,長遠亦可以取代市區考試中心,增加路試數目;又建議改善考牌主任報到值勤安排,早上由運輸署統一抽籤,再通知考牌主任值勤考場,省卻來回總部及考場時間,估計每年可以額外增加約5500次路試。
公署又指,留意到路試上訴個案有上升趨勢,而處理個案時,依賴考牌主任的即時紀錄,但記錄方式不一,認為需要改善。
申訴專員陳積志:「考牌主任撰寫評核報告時,標準是不一樣,各有各的寫法,甚至有考牌主任用畫圖形式,亦有些用文字形式。我們認為這裡有改進空間,運輸署應該制定一個統一指引,容許考牌主任用一致方式記錄評核結果。」
公署又指,在應試車輛安裝行車記錄儀是順應社會步伐,運輸署應該考慮引入路試攝錄系統,方便考牌主任解釋評核結果,必須認真檢討禁止攝錄是否仍然恰當及合理。
而運輸署在2016年取消非商用車輛路試82天輪候日數的服務承諾,以及95%的達標率,公署認為應該要恢復,讓市民監察署方效率,評估改進部門服務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