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三條過海隧道下月17日起,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指目前633方案,西隧已分流了紅隧及東隧一成車流量,期望新措施可進一步改善交通。
三隧分流第二階段將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早上到西隧行政大樓視察籌備情況及聽取運輸署簡報。
收費時段轉換期間,隧道費會每兩分鐘遞增或遞減2元,駕駛人士想知駛經隧道時的實時收費,可以留意運輸署加設在龍門架上的電子顯示牌,或用「出行易」手機應用程式。
新收費下,逢周一至周六,早上和傍晚繁忙時段,私家車行西隧收60元;紅隧、東隧收40元。一般時段三隧劃一收30元,其餘非繁忙時段則劃一收費20元。周日及公眾假期,由早上10時15分至晚上7時15分,三隧劃一收25元,其餘時間收20元。
目前的633方案,西隧已分流紅隧及東隧約一成車流量。對於有評論擔心644方案會導致西隧更擠塞,委員會主席陳恒鑌指收費安排可再作調整。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最主要我們相信,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最主要目的有錯峰出行效果,若果達不到這效果,其實在法例上都容許運輸署有一個小型微型的調整,調整一些時間及價錢令運作上更機動化。」
陳恒鑌又指,希望可調整西隧周邊的燈號控制及行車線分布,以應付將來可能增加的車流。
有委員就關注易通行的穩定性。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紹雄:「一開始引進新系統時,我們不想看到『甩轆』的情況。希望運輸署都在實施初期緊密監察整個系統的支援情況,而且在實施大約一段時間,搜集到相當數據,運輸署及局方就會考慮到目前的收費方法、模式,有沒有一些值得改善的地方。」
他又指目前三隧車流量已達設計容量的百分之127,期望盡快有第四條過海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