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曾任語常會推普教中 田北辰倡普通話會話納文憑試考核

曾任語常會推普教中 田北辰倡普通話會話納文憑試考核

【Now新聞台】國家教育部發表報告,建議香港將普通話融入考評及明確簡體字法律地位等。曾任語常會主席的田北辰認為,本港推動普通話成效有限,建議文憑試加入普通話口試。他又指,繁體字是不可取代,但學生認識簡體字對將來發展有幫助。

普通話科自98年起,成為中小學核心課程,現時小一至中三都一定要讀。本港教學語言政策定為「兩文三語」,即寫通順中、英文,講流利廣東話、英語、普通話。

國家教育部日前發表研究報告,分析香港「兩文三語」情況,提出香港要在法律上明確普通話及簡體字地位,要將普通話融入考評系統。

曾任語常會主席、推動過「普教中」的田北辰,認為本港多年推動普通話成效十分有限,其中一個原因是不用考公開試。

田北辰:「普通話其實不考也沒有人讀,因為社會上沒有這語境,所以我認為是時候開始思考,不用立即的,可能數年後,要有時間表,文憑試中文科撥出很小百分比(考普通話),我就建議百分之十。」

至於普通話及簡體字法律地位,根據本港法例,法定語文為中、英文,「中文」沒有細分,而法例條文、政府網頁等繁體及簡體字都有,政府記者會、立法會會議亦有普通話即時傳譯。

田北辰認為,普通話及簡體字已有法律地位,亦認為繁體字是不可取代。

田北辰:「繁體字可令學生對中文了解字型本身為何這樣寫,(繁體字)是容易解釋很多,這情況下學生中文根基會好的。我認為,香港一定要保留繁體字,不可能簡體字取代繁體字,但同時需要認識簡體字。」

翻看教育局編製的小學學習字詞表,都有列出繁簡轉換的字。田北辰建議,以繁體字為學習基礎,同時讓學生認識相應的簡體字,但不需考核。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