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環保署就回收膠樽進行公眾諮詢,諮詢期周五結束,有環保團體建議當局在屋苑垃圾站或公共設施加入回收「快閃站」方便市民,相信即使回贈金額較低,亦能提高回收率。
蕭太從事回收多年,平日會在數個屋邨的垃圾站「尋寶」,原本只是收集紙皮和銅鐵等價值較高的回收物,去年在環保團體津貼下才開始回收塑膠,每周都有幾噸「收獲」。
蕭太:「太便宜,沒有人願意回收,如果政府(回收基金)沒補貼,膠樽價格就太低,市民帶一大袋來,只有兩至三元,然後就會沒有人收集。」
「快閃站」去年11月開展,每回收一個膠樽,市民和回收商分別獲得5仙回贈和3仙津貼,連同營運費和成本,回收費約2毫5仙。
現時全港有14個快閃站,相比環保署60部入樽機,回贈和營運金額少一半,但回收數量反而多了,今年首四個月,快閃站回收膠樽數量多過入樽機七倍,「方便」成為致勝關鍵。
免「廢」暢飲項目主任莫詠深:「現在回收網絡比較零散,如果每個屋苑樓下都有一個回收站,市民毋須拿一大袋回收物去到較遠的回收地點做回收,去到樓下就可以做到不同回收物的分類。而在垃圾房附近本來有設施,例如有足夠大的空間讓垃圾車駛進,這些因素對回收而言十分重要,(回收商)上落回收物都需要一個足夠大的空間。」
環保署就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進行公眾諮詢,團體建議當局協調各個部門在更多屋苑劃出指定範圍,方便這類快閃站更「入屋」,而回贈金額則可因應每年回收情況調整。
綠惜地球等環保團體上月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訪問近一千名市民,六成受訪者期望屋苑有回收膠樽地點,其次是港鐵、巴士站及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