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理大研發「測量背包」,透過雷達和特殊定位技術「感應」附近環境,並即時重塑成虛擬立體模型,研究團隊希望技術能廣泛應用在支援舊區重建及室內救火等。
「測量背包」由主機、雷達及攝錄機組成,只要背著來走路就可像「感應」到半徑一百米範圍的環境般,即時在連接裝置的螢幕上呈現相同立體結構,由於採用的不是全球定位系統GPS,即使訊號不佳或地形複雜,都可以透過雷達採集到數據。
理大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史文中:「這邊有一個點,這邊又射一個點,有幾個點加上其他資訊,基於那幾個點的坐標就反過來知道我自己所在位置,總之是對面一個目標與我的關係,我知道這個了,反過來就記住我在哪裡。」
根據2019年統計,全港有過萬幢五十年以上樓齡的建築,由於缺乏立體圖則,為維修及重建帶來挑戰,「測量背包」比傳統測量方法可更快地建立舊區建築資料庫。
理大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史文中:「像這條橋,我們背著(背包)走過一次,走回一次可能三分鐘左右,數據的擷取就完成了,如果用傳統的方法可能要擺陣,就像你的三腳架一樣放在那裡。」
「放一次、兩次、三次,放完之後每一次你就取得一個模型,做完模型後再合併,這個工作擷取(數據)的時間可能就是幾倍。」
整個測量背包重約十公斤,背著走樓梯都不算太吃力,在走火通道這些較狹窄的地方都可以描繪出立體模型,團隊希望可協助消防員在進入火場前先了解建築的立體結構。
包括「測量背包」在內的一系列技術,最近在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金獎,理大將與港府和建造業議會等業界商討如何擴大應用,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