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近年不少人投身本地農業,有本地農夫自發籌組平台,協助農民將農作物直接賣給食肆或食品工場,希望改善收入。
Godwin在4年前成為全職農夫,去年在這塊田種了一批蘿蔔,不過由於找不到地方賣,令大部分蘿蔔在變壞前仍未能賣出。
本地農夫簡學榮:「如果錯失了最佳收成期,它會『起渣』、『黑心』,質素上已經不能拿去賣,所以某程度上賣蘿蔔是很爭分奪秒的。」
今年他與另外5位朋友一起創立了網上銷售平台,連結農夫、食店及食物加工場,確認食肆需要的貨量後,鼓勵參與計劃的農夫增產,將大批蘿蔔以批發形式直銷給食肆或食物加工場。
本地農夫簡學榮:「借著去年的經驗,我們知道賣蘿蔔給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可能兩三條已經解決到日常或做蘿蔔糕的需要。這六行(蘿蔔)以家庭計要500個家庭,甚至700個家庭才能賣光蘿蔔,不要說農夫就算是小店也很難。」
這些蘿蔔一般90日已經可以收成,團隊會將收成的蘿蔔即日送往加工的餐廳,希望保持食材最新鮮的狀態。
阿邦的餐廳今年首次在本地農場取貨,取了4000斤蘿蔔做蘿蔔糕,雖然來貨價較內地蘿蔔貴不少,但本地農作物質量不錯,決定是嘗試入貨。
餐廳負責人楊應邦:「蘿蔔今天收成,即日就能送到工場,翌日便能製成蘿蔔糕,蘿蔔的新鮮程度跟內地取貨是無法比擬的。第二是蘿蔔味,本地有機種植的蘿蔔味是濃郁很多的。往年我們用內地蘿蔔,都是3、4元一斤,他還會洗好、切好給我們,今年我們要自己切、運輸和洗,成本算起來差不多要20幾元一斤,的確蘿蔔的成本貴了數以倍計。」
他又指顧客反應不錯,將來會繼續與本地農場合作推出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