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點點燭光燃亮盧旺達首都基加利,悼念25年前在種族大屠殺中失去的超過80萬條人命。
當年的4月6日,來自大多數胡圖族的總統哈比亞利馬納,因專機被擊落而身亡。
事件在數個小時內升級成部族鬥爭,胡圖族政府軍與武裝分子指控少數族裔圖西族人是背後主謀,煽動全國的胡圖族人對圖西族進行種族清洗。七成的圖西族人口被滅絕,很多人被截肢和強姦。
聯合國、美國等多個西方國家被指對慘劇視若無睹。
1994年7月,盧旺達愛國陣線的武裝分子突襲首都,奪權成功,結束為期一百天的種族大屠殺。當時的武裝領袖,正正是盧旺達今日的總統卡加梅。
卡加梅2000年就任總統,是難得受不同部族擁戴的領袖。他參考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管治模式,一方面採取惠民措施,投資基建、教育,發展旅遊業成為經濟支柱,又大力打貪,掃除「貪腐」這個令不少非洲國家貧窮的原因。另一方面就嚴厲限制言論自由,以鐵腕管治,避免再有人煽動種族滅絕,令國家陷入亂局。
政策成就了盧旺達經濟奇迹,由1994年的經濟衰退百分之41,反彈至去年經濟增長百分之7.2,令盧旺達成為經濟增速第二快的非洲國家。
但這套管治模式同時被人詬病,是另一種盧旺達人自相殘殺的體現,因為政府會利用防止種族滅絕意識為藉口,將異見人士和反對派領袖「以言入罪」,監禁、刺殺和剝削他們,為的只是延續卡加梅政權。
大屠殺過後,在政府大和解政策下,受害者和已公開道歉的加害者互作鄰居,盧旺達似乎已修復25年前留下的傷口,但這種和諧令人擔心,只不過是高壓政治製造出來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