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日本年號制度

【新聞智庫】日本年號制度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新聞智庫】日本年號制度

【Now新聞台】日皇明仁一個月後正式退位,由皇太子德仁繼承。皇位轉變,年號亦轉變,日本是全球最後一個使用年號制度的國家,到底年號對日本有何意義 ?

年號制度是一套曆法,將年份與君主在位的時間掛勾,例如2019年是日皇明仁在位第31年,在他未退位前,以年號表示就是平成31年。

年號制度由中國西漢時期漢武帝創立,最早出現的年號是建元年。日本要到公元645年才引入年號制度,見證着天皇權力的興衰。第一個年號「大化」有偉大變化的意思,當時皇室剛廢除豪族專政,重掌大權,邁向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

明治時期,日本仿效中國清朝使用「一世一元制」,一代天皇只用一個年號,不會如從前般因災害等其他原因變更。天皇逝世後,年號立即改,由即位天皇親自確認新年號,年號與天皇變成一體,是日皇統治的象徵。

日本二次大戰戰敗後,民間出現昭和天皇裕仁退位論。1946年頒布的新憲法訂明主權在人民,天皇無實權,當時有人提出要廢除年號制度。

議題待到30多年後才有定論,鑑於民間普遍使用年號,政府在1979年通過《年號法》,訂明維持一世一元制,而年號則由民主政府透過諮詢學者和召開多輪會議確定,不再有天皇的意志。

選年號的原則最基本是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具有符合國民理想的意義,同時不能是通俗詞彙,以免與中華餐館的名字相撞,惹來尷尬,所以過往大部分年號出自中國典籍,有時會考慮年號英文譯名的首個字母。

以《年號法》生效後首個誕生的年號「平成」為例,當時有三個候選年號平成、修文和正化,但由於後兩者的英文譯名首字母都是S,與昭和相撞。為方便電腦系統,便選擇了H字頭的平成作年號。

平成取自《史記》和《尚書》有達致和平的意思,以此接替,日本曾發動戰爭的昭和時代。

平成過後,日本迎接第248個年號,「令和」是首個取自日本古籍的年號。有人指,年號為時間添上歷史意義,但願令和的時代能如願,為新一代洋溢希望。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