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不少人都喜歡吃吞拿魚,在龐大需求下,貴價的藍鰭吞拿魚瀕危,連平價的大眼吞拿魚亦岌岌可危。國際社會希望削減捕撈大眼吞拿魚的數目,但協商失敗。
藍鰭吞拿魚珍貴,這些大眼吞拿魚亦不遜色。一般吃到的吞拿魚刺身和在超市出售的吞拿魚罐頭都來自大眼吞拿魚,牠們可以說支撐着全球以十億美元計的龐大生意。
為阻止過度捕撈,國際大西洋吞拿魚資源保護委員會三年前對七大捕魚國設限,規定每年只能合共捕撈六萬五千噸大眼吞拿魚,但其他國家無配額限制,去年全球就有多達八萬噸大眼吞拿魚落網。
科學家上月嚴厲警告,大眼吞拿魚的數量已跌至歷史水平的不足兩成,除非大幅削減捕撈數量,否則大眼吞拿魚會在十至二十年間消失。拯救大眼吞拿魚,刻不容緩。
國際大西洋吞拿魚資源保護委員會在克羅地亞港口城市杜布羅夫尼克開會,數十個國家討論將捕撈大眼吞拿魚的數量限制至每年六萬二千五百噸,但結果令人失望。
有與會代表批評部分業界只想在最短的時間賺最多錢。
委員會最後只能將現時每年捕撈六萬五千噸大眼吞拿魚的限額延長多一年,以及局部禁止被認為損害生態系統的人工集魚裝置。
有與會代表指,如果明年仍無法達成共識,將會是一場災難,而且相關國家是否遵守規定亦成疑。
有專家就計算過將捕撈的限額減至每年五萬噸,大眼吞拿魚的數量才有七成機會在2028年不再瀕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