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總長55公里的國家級建設,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亦標誌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落成投入運作。
2003年國務院批准粵、港、澳三地政府展開前期研究工作,2009年底工程正式上馬,至今大橋通車,歷時九年。
整條橋大致分為主橋及香港、珠海、澳門的連接路,主橋部分座落於伶仃洋海域中心,是三地連接路的接合點,長29.6公里。主橋工程結合了高架橋、人工島、隧道,造價480億人民幣。
當中連接主橋及隧道的兩個人工島位於海中心,施工難度高。人工島各由120個巨型鋼筒固定,總面積近20萬平方米,即28個標準足球場。兩個人工島中間長6.7公里的海底隧道,亦創下全球最長沉管隧道的紀綠。
大橋以120年壽命作為設計,可防風,抗地震,抵禦船隻撞擊,開通後會成為連接粵、港、澳三地主要幹道。大橋全程行車時間僅30至45分鐘,打通三地一小時生活圈。而大橋亦會24小時運作,三地口岸採用三地三檢模式通關。由於橫跨三地水域,單一條橋已分別行使三地法律,即使只來往香港澳門都要購買三地保險。
據政府顧問估計,港珠澳大橋到2030年每日車流量近3萬架次,客流量則超過12萬人次,再過數年兩者會持續增加。
港珠澳大橋成為香港直接通往澳門、珠海唯一陸路,香港工程上投放的資源絕對不少。在主橋位置,香港承擔約116億港元,加上9.4公里長的香港段高架橋口岸工程以及其他連接路工程,耗資近1200億元。
大橋開通,將以促進三地人流貨流為目標,雖然運房局局長陳帆已表示通車初期流量少為自然現象,先吹淡風,不過九年的付出加上千億投放是否值得,就要留待時間去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