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月新屋動工 創近十五年新高 (09:27) 道指及標指再破頂 (09:27) 歐洲三大股市高收 (07:47) 國際金價升至七周高位 (07:47) 國際油價下跌 (07:47) 港股ADR造價個別發展 (07:27) 道瓊斯指數和標普五百指數再創新高 (07:27) 美財政部報告無將主要貿易夥伴列為貨幣操縱國 (22:21) 李嘉誠接種第一針復必泰疫苗 (19:37) 會德豐中標南岸第6期 (19:37) 傳順豐房託最快月內路演 (19:37) 攜程暗盤高收 兆科首日孖展超購逾21倍 (19:37) 港股有條件上望30000 (19:37) 國資委:加強央企風險管控防債務違約 (19:37) 成交回升!港股29000跣腳 吉利炒高7% (17:24) 創新高!央企首季淨利潤飆2.2倍 (17:24) 內銀第一季淨利潤增1.5% (17:24) 彭博:華融25億人債將依期償付 (17:24) 傳國藥集團子企獲注疫苗資產 (17:24) 三連跌後反彈!3月破產呈請按月大增43% (17:24) 樓價六周累升近1.6% (17:24) 傳京東物流力爭月底通過上市聆訊 (17:24) 倘中國經濟增長預測被下調恐釀震盪 (14:46) 彭博:字節今年廣告銷售目標增長42% (14:07) 疫後反彈輸蝕?抽唔抽譚仔要睇定價 (14:07) 國泰3月日均載客唔夠600人 按年跌94% (14:07) 騰訊發41.5億美元債券 超購逾4倍 (14:07) 美證交會向2告密者發3.9億「篤灰獎金」 (14:07) 攜程一手中籤率35% 以$268定價 (14:07) 最後一批「承諾書」!阿里將加強合規及治理體系建設 (14:07) 內地70城樓價按年升4.6% (14:07) 【財經TOP SEARCH】領展有「免疫力」可搶閘 (12:44) 美國國庫債券價格回升 (08:07) 美元匯價偏軟 受制美債息下跌 (08:05) 金價見逾一個月高位 因地緣局勢緊張 (07:36) 油價升至一個月高位 (07:33) 歐洲三大股市高收 (07:21) 美國上月零售銷售錄得十個月來最大升幅 (06:24) 港股ADR造價個別發展 (06:21) 道指及標指破頂 因美國經濟數據強勁 (06:19) 彭博:字節跳動打包抖音、今日頭條等上市 (19:24) 莎莎上季港澳同店銷售跌18% (19:24) 扭轉跌勢!六福上季整體同店銷售增30% (19:24) 多渠道攞消費券!八達通:儲值額一嘟變$3000 (19:24) 惠譽確認港「AA-」評級 (19:24) 傳華融有足額資金兌付坡元債 (19:24) 科企設金控公司或不利估值 (17:32) 財爺:香港要堅守聯匯制度 (17:32) 台積電:晶片短缺或持續至明年 (17:32) 港股兩連升斷纜 快手急瀉逾7% (17:32) 貴絕屯門!御海灣2期折實呎價逾1.8萬 (17:32) 南岸6期僅收6標 投資巨大嚇窒發展商 (17:32) 【財經TOP SEARCH】國藥逆市破頂靠疫苗 (14:23) Coinbase上市日鮑威爾撥冷水「贈興」 (14:21) 重罰後首現身!馬雲出席普京視訊會議「齋聽冇發言」 (14:02) 人行進行100億人幣逆回購 (14:02) 【第二批「承諾書」】B站、快手等不搞「二選一」或壟斷協議 (14:02) 深首批集中供地起拍價逾百億人幣 (14:02) 史上最大龐氏騙局主腦!馬多夫獄中去世 終年82 (14:02) 長實、恒地等入標爭港島南岸6期 (14:02) 星展:若補貼設限會拖慢美團增速 (14:02) 特步上季零售銷售增長55% (14:02) 彭博:騰訊啟動美元債推介 (14:02) 陳茂波:打擊洗錢、違反國安法資金活動 (14:02) 黃竹坑站第六期項目下午截標 (07:49) 美元匯價下跌 因美債息回升 (07:43) 歐洲三大股市個別發展 (07:19) 金價回落 因美國國債孳息率上升 (07:16) 國際油價急升近半成 至一個月以來高位 (07:13) 《褐皮書》:美國整體經濟活動溫和擴張 (06:36) 港股ADR造價個別發展 (06:35) 銀行股季績理想帶動道指創新高 (06:34) 李小加成立滴灌通投資任董事 (19:37) 傳阿里尋求以低息延長貸款年期 (19:37) 資金回流美股!港股大反彈要睇... (19:37) FT:滙控4高層由倫敦調回香港 (19:37) 「契媽」睇好電子錢包 已投資過千億 (19:37) 華懋:樓市冇條件再推空置稅 (17:23) 港股升403點 科網股彈高 (17:23) 人行擬對逾4000家銀行開展壓測 (17:23) 【做法進取】BIS:港發展商借錢予買家缺還款力審查 【做法進取】BIS:港發展商借錢予買家缺還款力審查 2018年3月13日 03:36 【Now新聞台】國際清算銀行表示,本港發展商為買家提供按揭,缺乏還款能力審查,做法進取。 BIS季度報告提出,香港、中國及加拿大的信貸佔經濟總量比例,以及家庭負債負擔比例均亮起「紅燈」,當地銀行業有機會出現危機,其中香港及加拿大的情況是受到樓市火熱推動。 報告指,截至2016年底止,本港發展商負債佔經濟總量達50%,但股本回報只有6%。報告並指當樓市回軟時,發展商有需要重估其資產,一旦負債水平提高,或迫使公司急於出售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