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極客】Uber新措施避警方執法

【新聞極客】Uber新措施避警方執法

【now新聞台】警方於年初起訴多名Uber司機非法載客取酬,《新聞極客》發現Uber採取新措施避開警方執法。有本地公司更開發新應用程式,以虛擬貨幣進行載客交易,聲稱不會違法。

經營氣槍生意的劉先生大半年前兼職駕駛Uber,每月有多兩萬元收入,雖然有司機被起訴,但他選擇繼續駕駛Uber,他指Uber已經更新程式,延遲發出收據,避開警方放蛇。

我們乘坐劉先生的車由小西灣前往灣仔,到達目的地都未收到收據,直至下車後五至七分鐘才接收到收據。

現時私家車載客取酬必須領取運輸署出租汽車許可證,這類私家車大約有250輛,但業界人士估計,Uber司機多達5000人,有本地公司更設計新的電召車應用程式,挑戰法例的灰色地帶。

馮錦強設計的新應用程式Cetah,以虛擬貨幣「雞腿」結算載客收費,一隻「雞腿」相等於8元港幣,司機可以自由為行程定價,但不會直接收取「雞腿」,而是由Cetah在完成行程之後的5分鐘代收,Cetah抽取手續費後,會將餘下的「雞腿」交給司機,司機可自行決定兌換成現金或洗車等服務。

馮錦強指,公司只是提供中介服務,理論上司機要有出租汽車許可證才可以收取「雞腿」,沒有許可證載客的車司機就責任自負。有律師就認為即使改用「雞腿」或由公司收取服務費,都會構成載客取酬,影響到第三者保險。

運輸署表示,如果汽車沒有出租汽車許可證,車主無論以任何方式都不能提供服務,與是否以現金交易無關,而法例亦沒有指明「酬」必須是現金。

UBER司機劉先生表示,仍然會試用新的程式開拓客源。

保險業界就認為,如果司機或車主無出租汽車許可證和購買相關保險,即使公司說有環球保險墊底,司機和乘客依然是毫無保障。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