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邁進北部都會區》系列報道。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接受本台專訪時說,古洞北/粉嶺北及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收地情況理想,未來幾年的收地目標會再增加一倍,預計每年達一百公頃。他說收地是為了公共目的,不擔心會發生爭議。
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涵蓋現有的古洞北/粉嶺北及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說,兩個發展區的第一期發展共八十公頃土地已收回八成,認為收地進度良好。
黃偉綸:「如果你看看數字,比起以往我們近年是大幅加快了 ,前幾年我們平均一年收幾公頃,可能三、四公頃土地,在最近這兩年,我們每年收的土地去到四十五公頃。接下來的五年,我們相信每年收的土地平均會去到一百公頃,比目前在快兩倍 。」
政府過去發展新界東北的時候遇上不少收地爭議,爭拗一拖就十多年,黃偉綸說政府有機制照顧受影響的土地持分者,包括住戶、農戶和其他合法土地佔用人,認為只要收地是為了公共目的,不擔心爭議會再發生。
黃偉綸:「其實每一次有收地工作,地政署同事都會努力,加快與持份者聯繫。我們也有社工隊,按照他們的特殊困難,我們看看能不能適當提供協助。我們收回土地亦不是隨便收的,我們要確定了相關土地是符合公共目的,才會去收回土地;無論是金錢補償或者上樓安排,都是要努力做得好。」
政府說為了「釋放」更多土地,會研究放寬祖堂地的出售門檻,但持有這些地的原居民表明,只接受以甲級價錢收地。
黃偉綸:「每幅地要收回的時候,其實有一個補償金額,要由立法會提取,所以如果當相關的研究完成,我們知道譬如因為公共目的去作發展的土地有多少,然後知道私人土地要收回,其實我們去立法會申請的時候就很清楚。至於甲乙丙丁幾個級別,就要視乎土地本身的一些情況,亦有客觀標準。」
有報道指,政府單是收回魚塘和濕地可能需動用250億財政儲備,黃偉綸說只要確立了公共目的,政府就會跟隨制度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