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推行約半年,醫管局稱,首批八十名來港的內地醫護表現符合期望,至今工作上無遇到大問題,至於第二批內地護士來港的時間及人數暫未確定。
來自廣州一間三甲醫院的匡煜坤就是交流計劃下首批來港的十名醫生之一,剛剛到瑪嘉烈醫院時很多事都要適應。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匡煜坤:「病人何時預約覆診、在哪覆診、何時做甚麼檢查都會在(系統)見到,這方面我初時不知,內地我們多用中文進行溝通交流,包括記錄我們全用中文,初時來這(香港)很多記錄交流都用英文,香港及內地對於同一款藥物可能規格不一。」
「一對一」協助匡煜坤適應的副部門主管楊耀昌稱,部門內三名內地醫生適應約一至兩個月後已可獨立工作,與香港同職級醫生無異。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部門主管楊耀昌:「現時都是前線工作,不會做後勤工作,以呼吸科為例,每周有三日要入內窺鏡中心做支氣管內窺鏡,我們都會一起做,經過適應過程後實際幫助到我們,在人手方面。」
醫管局稱,滿意首批八十名來港醫護的表現。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職系)關慧敏:「當然我覺得符合到我們期望,十位(內地)醫生對我們來說都是醫管局一分子,我們都是一個團隊地工作,所以大家暫時這段時間工作都比較順利,無太大問題(醫療事故)發生。」
原定最快年底來港的第二批內地護士,醫管局仍在與內地商討,暫未確定實際來港的人數及時間。
醫管局期望,兩地有恆常的專業交流,包括安排香港醫護到內地認識智慧醫院的運作,參與罕見病的案例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