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港式中產〉強拍人-畢明

〈港式中產〉強拍人-畢明

【now.com】我明,你急不及待想表現你的興奮,想表示你的激賞,甚至很想人知道你被強烈地感動,於是你搶閘率先大力狂拍手掌⋯⋯但其實,樂曲是未完的,指揮和樂師正在合奏一刻停頓、彈出一闕靜止,製造一個轉折,才去繼續下一段。

看古典音樂演奏會,很怕遇上過度強拍症,他們很喜歡爭取每一次拍手位,過猶不及地表示投入,好像音樂一靜下來最快偷步拍掌就有獎似的。不大拍手掌,不能讓人知道你很懂聽懂看嗎?

國際大管弦樂團來港,有時看見指揮先生很無奈,明明樂章未完,明明不過是個階段性終止位,借設計了的靜止令情緒有起落、有懸念、有張力,偏偏一個不知情識趣的茂炳,此時啪啪啪啪的出盡吃錯藥的力猛拍手,帶起另一些人也跟著拍了。本來的暫時性心如止水,亂了,連指揮的頭髮也彷彿亂起來,一個乾淨的音樂呼吸位給打亂了,多掃興!全靠自以為很有品味、很賣力歡呼的一種觀眾。

沒有人不喜歡掌聲,但為什麼要在適當時候才拍手?就是不要影響表演的氛圍,樂手或觀眾的投入,破壞了整個表演的流暢。你會發現,「拍錯手」時指揮和樂師不會理你,他們逕自在嘈雜聲中音樂再起,對掌聲近乎闊佬懶理,你就知自己已經「衰咗」。

不成文的黃金拍獎指引是:「Don’t clap until the whole piece is over」要記住,停頓和轉折是樂章的一部分,拍掌不是,遲些拍比快些拍更合理,強拍可以是一種無知。

文:畢明

FB:https://www.facebook.com/BudmingBudming

〈港式中產〉逢周三刊登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