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分析:增上繳收益不利國企

分析:增上繳收益不利國企

於「三中全會」深化改革決定的說明文件中,市場最為關注針對國企改革的措施。財政部轄下的研究部門認為,國企及民企可交叉持股是一個較新的觀念,但相信國企要將更大部分的盈利上繳,將會影響國企未來長遠增長步伐。

全文兩萬多字的「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細則文件中,國有企業的變革成為市場焦點。

其中,國企須上繳的收益,由目前約百分之5至15,於2020年將提高至三成。又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國有投資項目,而且容許國有和非公有資本交叉持股等,並開放競爭性行業壟斷,推行政企分家。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指,雖然現時已有民企透過基金持股的方式,持有國企股份,不過在文件中,表明國企及民企可以交叉持股,是有新意的焦點。不過他指,日後要上繳更多盈利,部分國企的發展可能會減慢。

野村則認為,方案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於國企,但相信最終民間資金持股國企的比例亦不會太高。分析又認為,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相信內地將會建立類似新加坡淡馬鍚的資本投資公司。由於未有明確及具體細節,暫未能評估對國企的效率有多少改善。又指整體「三中全會」的改革並無沒有重大突破,並缺乏實施時間表及具體數據目標。

蘇格蘭皇家銀行則表示,對於細則文件有清楚提及調高國企上繳收益感到驚喜,不過仍然擔憂,於推行國企改革的過程中,當局會如何應付政治阻力。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