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為防伊朗稱霸美曾協助伊拉克

新聞智庫:為防伊朗稱霸美曾協助伊拉克

伊朗外長扎里夫接受美國傳媒訪問,說伊朗願意原諒美國,但不會忘記美國過去對伊朗的行為,當中提到兩伊戰爭期間,美國採取的立場。

伊朗與伊拉克,在1980年九月爆發戰爭,表面上戰爭是兩國的長期邊界糾紛引發,但亦涉及當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希望趁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成為地區霸權。

兩伊戰爭打了接近八年,死亡人數達一百萬,在衝突中,伊拉克多次使用化學武器,美國中情局估計,有關襲擊造成約五萬名伊朗軍民傷亡。

當年美國明知伊拉克使用化武,但與早前敘利亞平民遭到化武襲擊後,揚言要動武相比,反應可以說是差天共地。

當時的列根政府,除了向伊拉克提供軍事情報,更批准向伊拉克,出售民用軍事兩用物資,包括可以製造化武的化學品,1983年一份國家安全指令更明確表明,美國要全力阻止伊拉克打敗仗,所以對伊拉克用化武,採取低調態度。

美國及伊朗,因為79年的美國使館挾持人質事件而中斷關係,但華盛頓在兩伊戰爭初期,並不是立即站在伊拉克一邊。

美國是要去到82年,看見伊朗在戰爭佔上風,認為一旦伊朗打贏戰爭,會危及波斯灣穩定,最終影響美國的能源供應,才決定支持薩達姆政權,對付伊朗這個共同敵人。

兩伊戰爭因為美國等國家幕後介入,而陷入拉鋸,兩國最終元氣大傷,但沒有領土得益,對於伊朗而言,這場戰爭,只是美國多次介入伊朗事務的其中一章,兩國猜忌如此深,所以要改善關係,並非一次電話交談,就可以成功。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