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領導敘利亞反抗軍聯盟的沙姆解放組織起源自阿爾蓋達分支,領袖朱拉尼近年積極轉型,將自己塑造成較溫和的領袖,不過巴沙爾政府倒台後,他能否團結其他反對派管治國家,備受關注。
掌權逾半世紀的阿薩德家族在政府軍兵敗如山倒下閃電式倒台,震驚國際,攻陷大馬士革的推手、領導沙姆解放組織的朱拉尼一夜間成為媒體焦點。
出身於大馬士革富裕家庭的朱拉尼受巴勒斯坦起義啟發變得激進,2003年,美國出兵伊拉克,朱拉尼加入阿爾蓋達。
敘利亞內戰爆發初期,他自己起家,成立沙姆解放組織的前身努斯拉陣線,透過自殺式襲擊等反抗政府軍。不過,朱拉尼理念上一直與阿爾蓋達有分歧,他曾明言無意襲擊西方,亦因此開始試圖擺脫極端主義,塑造較為溫和的形象,繼而與其他派系成立沙姆解放組織。
巴沙爾政權倒台後,朱拉尼曾強調不會向其家族所屬的什葉派分支報復,又同意由前總理賈拉利繼續管理國家機構,直至完成政權交接,不過他能否團結其他反對派是一大難題。
事實上,敘利亞反對派存在多股勢力,有著不同的民族宗教背景,得到不同外部勢力支持,亦盤踞著不同版圖,包括沙姆解放組織以及獲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國民軍主要控制敘利亞西北部,東北部則由獲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敘利亞民主力量控制。
不過,這幾個組織之間都不時衝突,過去十幾年內戰,他們為推翻巴沙爾政權而團結,如今「共同敵人」消失,各勢力能否繼續合作?
有分析則認為,巴沙爾政府瓦解後國內政治版圖將更加碎片化,各勢力為爭奪地盤,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敘利亞政局突變,大國之間在這個位處中東戰略位置的國家如何角力亦變得更加複雜。分析認為,其中由伊朗領導的反西方、反以色列聯盟「抵抗軸心」,如今失去巴沙爾這個重要盟友,勢必削弱伊朗區內影響力,未來或面對西方更多施壓,其對手以色列在中東則會更為主動。
外界同時憂慮「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可能再次趁亂坐大,重新成為地區安全的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