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核聚變產能技術是人類獲取無限潔淨能源的希望。位於法國南部、被稱為「人造太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原定明年達成首個階段性目標,可惜要再度延期。
彭博社報道,受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緊張影響,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估計要推遲到2039年,才能以氫兩個同位素氘及氚進行核聚變實驗,較原先目標推遲了四年,亦是反應堆八年來第二度延期測試,可能因而超資50億歐元,折合逾422億港元。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由包括中國在內的32個國家合力打造。根據反應堆項目理事會2016年調整的時間表,反應堆理應於明年產生第一束等離子體,並在2035年開始進行氘氚聚變實驗。等離子體又稱電漿,是人為核聚變反應不可或缺的燃料。
不過。理事會近日再度將這些階段性目標押後,最新的估計要到2039年才可以啟動氘氚核聚變實驗,同時要改變反應堆的建造物料,項目勢必嚴重超支。
核聚變產能原理是在極高溫及高壓下結合氫原子以產生氦,過程中釋出巨大能量,但不會排放溫室氣體及放射性核廢料。至今,反應堆經費已較最先預算已超出三倍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