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內地連續4個月出現通縮,繼續見自2009年上半年以來最長通縮期。有分析認為,內地能否走出通縮須視乎中央的支持措施。
由於去年及今年農曆新年出現在不同月份,形成高基數效應,導致內地連續4個月出現通縮。
國統局公布,1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0.8%,跌幅較去年12月有所擴大,亦高於市場預期,不過,受節日效應影響,加上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加,CPI按月升0.3%,期內,食品價格跌5.9%,其中,豬肉及鮮菜價格分別跌17%及12%,非食品價格則微升。
此外,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以及內地部分行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影響,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2.5%,跌幅較預期小,但已連跌16個月。
有經濟師表示,內地能否走出通縮,須視乎中央是否有針對性支持經濟的措施出台。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說:「樓價、股市價格及人民幣匯價,其實現時絕對要積極、盡快地用一藍子方法解決,當然,更重要是失業問題,失業等於產能過剩,市場都認為人民銀行一定會減息,只不過是否待春節過後,或春節期間、臨放假前一兩日打這支強心針。」
滙豐證券則認為,數據已反映內地需求正在改善,因此,毋須對通縮問題過分憂慮,但內地經濟增長仍面對不明朗因素,中央需要推出更多財政、貨幣、資本市場及樓市組合政策,提升市場信心,支持全年經濟增長達至約5%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