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南京大屠殺75周年

新聞智庫:南京大屠殺75周年

星期四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75周年,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紀念活動,悼念三十萬死難者。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當時的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展開大規模屠殺、強姦、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持續六星期。

根據二次大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文件,南京大屠殺中,有20萬至30萬人被日軍殺害,約二萬名中國婦女被強姦,南京城三分一地方被縱火燒毀。

不過日本政府對遇難者人數,一直含糊其辭,曖昧不清,只承認發生過殺害非戰鬥人員和掠奪等行為,甚至有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殺,令這段慘絕人寰的歷史,成為中日關係的一大陰影。

日本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今年二月發表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為中日關係帶來暗湧,加上後來日本政府的所謂國有化釣魚島,兩國關係陷入低潮。

適逢日本即將舉行大選,以及中共領導層大換班,兩國的新領導人,對南京大屠殺的立場,對中日關係能否回暖影響關鍵。

被視為下任日本首相的大熱門,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他曾多次表示不承認南京大屠殺,又對於自己在2006至2007年擔任首相期間,沒有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感到極為痛悔,他表示一旦再當首相,會積極考慮這問題。

但為了抗衡右翼勢力,自民黨上個月在政綱中,提出將在歷史教科書中正視歷史,並顧及鄰國的感情,在新教科書中明確中國軍民,在南京大屠殺的死難人數。

至於剛當選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雖然在十八大後未有具體就中日關係發表意見,但有評論認為,他與新一屆政治局常委見記者時,多次提到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強調要建設強盛的中國,似乎會對日本的挑釁擺出強硬姿態。

2009年習近平訪問日本,時間正是南京大屠殺72周年前夕的敏感時期,有分析認為,這樣顯示習近平,願意將中日友好放在大屠殺爭議之前。

不過目前釣魚島爭議,還未有解決跡象,習近平對日立場會否改變,就要拭目以待。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