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今年諾貝爾獎各個獎項得主陸續揭曉,率先公布的醫學獎由瑞典的進化遺傳學家帕博奪得。他的研究揭示了現代人類帶有的已滅絕近親基因如何影響人體生理機能,有助科學界了解我們在演化過程中的獨特之處。
不同膚色、說不同語言,現時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都屬於現代智人。科學家過去一直很想知道我們是如何演化而來、與古人類又有甚麼不同,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就是相關研究的權威。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周一公布,由瑞典的生物學家進化遺傳學家帕博奪得諾貝爾醫學獎,表彰他在已滅絕人類基因組及人類進化方面的發現。
67歲的帕博90年代起從事古代基因研究,主要研究已滅絕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帕博2010年起發表的研究先後指出古代智人,即我們的共同祖先,與尼安德特人曾在歐亞大陸共存過幾萬年,其後又透過研究,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出土的人骨碎片鑑定出一個從未發現的古人種丹尼索瓦人。
帕博比較基因序列,推斷古代智人約7萬年前出走非洲大陸後,在歐亞大陸向東遷移期間,至少曾與這兩種其後滅絕的古人類雜交。
研究結果揭示了現代歐洲人、亞洲人東南亞及部分太平洋島國人都分別帶有少部分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基因,亦解釋了這些「近親」如何影響現代智人的生理機能,例如現代藏族人不少都帶有其中一個來自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有利他們在高海拔地區生存,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則影響著現代人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
帕博這些研究成果指出現代智人與其他已滅絕近親之間的遺傳差異,為未來科學界拆解為何現代智人會如此獨特提供方向。
帕博將獨得折合約706萬港元的獎金,而他與1982年同樣獲得過醫學獎的父親貝里斯特隆,亦成為史上第七對拿過諾貝爾獎的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