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土星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體積是地球約750倍。土星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圍繞它的光環,這個光環是如何形成,科學界一直爭議不休。
英國《衛報》報道,最新研究發現,土星45億年前形成時,可能沒有光環,到1億6千萬年前,一顆衛星因為距離土星太近,受引力影響而撕裂,碎片最終散落在軌道上,推斷土星環因而形成。
美國太空總署的土星探測船卡西尼號2017年執行終極任務,科學界從而了解到土星內部和光環結構,以及83顆衛星的軌跡。
科學家本來想探尋土星傾斜27度的原因,推測可能是受到與海王星的引力共振影響,但卡西尼號的任務發現,原來土星在過去某個時間已經擺脫海王星的影響。
科學家嘗試調查原因,得出一個假設,就是在1億至2億年前,土星有一顆衛星偏離軌道,與另外兩顆衛星多次近距離接觸。
這顆假設中的衛星,由於太接近土星,在引力影響下撕裂,碎片散落在圍繞土星的軌道上,導致土星傾斜並形成土星環。
科學家暫時將這顆衛星命名為「蟲蛹」,研究已經刊登在《科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