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醫管局指,第五波疫情導致部分藥物供應緊張,故緊急採購兩款未經註冊的內地藥物應付需求,隨著供應回復穩定,會處方原有供應商的藥物。
網上流傳公立醫院向病人處方內地藥物「對乙酰氨基酚片」,取代原本服用開止痛退燒藥。
醫管局指,疫情導致撲熱息痛藥物需求增加接近一倍,為確保公立醫院藥物供應,與衞生署商討後,並經內地政府轉介下,向三至四間內地供應商採購,而有關藥物獲國家藥物監督管理局認可註冊,醫管局在六月中開始使用。
至於另一款使用的內地抗生素「注射用頭孢西丁鈉」則透過註冊醫生進口,並向衞生署申請進口證。
醫管局未有透露獲處方相關藥物的人數,但指隨著供應回復穩定,公立醫院會處方原有藥廠生產的藥物,並已要求藥廠增加生產,確保未來供應穩定。
醫管局指,當藥物供應緊張、引入未符合常規採購的替補藥物時需要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在香港有否替補藥物已註冊,如果沒有就會要求供應商提供藥物測試證明書,又會考慮藥物是否已經通過相關測試等。
當局亦會優先考慮有英文藥名標籤的藥物,而現時醫管局使用的過千款藥物絕大部分來自歐洲、英國等地,有一成幾來自亞洲及內地。
醫管局指,處方未經註冊藥物時,會向病人解釋藥物成份,當局亦有既定機制定期檢視相關藥物處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