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上周六成功在火星著陸,理大兩個團隊分別協助研發探測器的監視相機,以及評估探測器的著陸點。
上周六成功在火星著陸的天問一號,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並將首批在火星上拍到的照片傳回地球。
搭載在探測器外圍的相機,由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團隊用了3年時間研發,負責監視探測器運作、著陸情況及火星環境。
相機可以拍攝超廣角影像,團隊面對的最大難題,是確保相機能夠在火星極低溫的環境下運作,要用不同的物料組合。
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容啓亮:「物料的應用,關乎溫度、膨脹度、真空度,物料和物料之間有甚麽化學作用、互相的摩擦力、在不同溫度之下如何產生,一定都要很詳細研究。」
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就在2017年至2020年間,協助對探測器在火星的著陸區進行研究,分析著陸區的海拔、岩石密度及地質歷史等,選擇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南部區域著陸。
團隊利用探測器,在著陸前傳回的圖像製作成三維數碼地形模型,避開影響著陸安全的大型斜坡,搜索出精密的著陸點。
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教授吳波:「時間很緊張,只有一個半月,很感謝我的團隊,他們很努力完成這個任務,完成後我都覺得很興奮,時間很緊張,團隊仍然無犧牲數據的準確度和細節。」
理大表示,對在國家的重大航天科技項目作出貢獻感到自豪,已成立深空探測研究中心,繼續在航天科技領域展開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