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變色龍主要分布在非洲東部及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牠們近年成為了飼養界的新寵。牠們之所以被稱為變色龍,因為真皮層內有多種色素細胞,可以令身體顏色隨着環境和情緒等因素出現變化。
台灣《自由時報》報道,研究人員在馬達加斯加西北部,發現消失了超過一百年的「沃茲考氏變色龍」,而雌性的「沃茲考氏變色龍」科學界更是從未有過相關紀錄。不過研究人員警告,人類大規模砍伐森林,正威脅牠們的棲息地。
馬達加斯加與德國研究人員是在2018年於馬達加斯加西北部考察時,發現了幾隻稀有的「沃茲考氏變色龍」,當中有雄性,亦有雌性。雄性變色龍外觀主要是綠色,而雌性的身體就色彩繽紛得多,顏色還會隨着「心情」而轉變。
雄性和雌性變色龍都是在雨季生活,生命週期只有短短幾個月,研究人員上一次發現牠們已經是1913年,之後就沒有發現牠們的蹤影。研究人員之前更是從未有過雌性變色龍的相關紀錄,這次發現將有助填補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