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總理李克強表示,要催生更多「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加快新動能培育和新舊動能轉換。
「獨角獸企業」可能對很多人並不陌生,但總理李克強所講的「瞪羚企業」又是甚麼呢?
「瞪羚企業」的概念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大衛.伯奇在90年代提出,與只在西方神話中存在的獨角獸不同,瞪羚是實實在在一種動物,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及亞洲,動作非常敏捷,時速可以達80公里。
套用在企業上,是形容成立3至10年初創企業,剛跨過創業困境的「死亡谷」,進入快速成長期,就像羚羊般,雖然個子小,但跳得高、跑得快。
企業要符合瞪羚的條件,需要連續四年或以上,年收入最少兩成初期的收入基礎達到10億美元以上。重點不在於企業規模有幾大,而是增長潛力,所以瞪羚企業與高增長企業劃上等號。
教授伯奇認為,這些小公司為美國創造大量新增就業職位,雖然佔美國公司總量不足半成,但創造了七成新職位。
據內地統計網站,中國瞪羚獨角獸統計,現時內地有逾兩萬間瞪羚企業,當中有逾六成來自北京,大部分企業從事科研及技術服務業務。
有分析指,瞪羚企業的多寡是當地經濟的寒暑表,由於瞪羚企業主要業務大多是創新科技,因此當一個地方抓住瞪羚企業,意味抓住新經濟的未來。
同樣是跳得高、跑得快,還有大家較熟悉的獨角獸公司,是近幾年才冒起的概念,用作比喻發展迅速、數量罕有,而受投資者追捧的初創企業,這些企業都是成立不足10年,但與瞪羚企業不同的是估值不低於10億美元。
當中的佼佼者有螞蟻金服、滴滴出行,以及去年在本港上市的小米及美團點評。
根據博彭的統計,單計去年,內地誕生了97間獨角獸企業,平均不足4天就有一間新獨角獸公司出現,超越美國,成為最多獨角獸企業的國家。
除此以外,內地亦以雛鷹企業來形容企業成立不足6年,規模更加少,仍處於科研階段,但取得自主知識產權,並轉化成創新科技服務,或產品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