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少年罪犯刑責年齡成爭議

【新聞智庫】少年罪犯刑責年齡成爭議

【Now新聞台】獲奧斯卡提名最佳短片《羈押》,是改編自1993年,英國一宗兇殺案,一個兩歲小孩遭折磨致死,屍體被列車碾成兩半,兇手是兩個只得10歲的小孩,最終被判入獄15年。

近日德國一宗同樣是涉及青少年的罪案,就有不一樣的結局,但亦引起軒然大波。有關案件是一宗輪姦案,其中兩名12歲疑犯不獲起訴,因為按照當地法例,14歲以下兒童刑責由父母、法定監護人或當地青年福利辦公室承擔,涉事者毋須負刑責。

究竟幾多歲的少年才應該負上刑責,一直有不少爭論。

德國警察工會主席文特表示,希望降低刑責年齡下限至12歲,又指不一定要監禁這些青少年,可以禁止他們出入特定場所或要求他們定期向社工報到。

德國法官協會則反對降低刑責年齡,認為問題不在於刑法,教育才能解決青少年犯罪問題。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指,低於12歲的最低刑責年齡剝削兒童權益,並非國際可接受水平。

現時各地刑責最低年齡並無劃一標準,美國聯邦罪最低刑責年齡是11歲,但部分州份不設刑責年齡下限,而阿根廷等地則要等到16歲。

有國家曾收緊刑法,降低刑責年齡,但有學者認為,將青少年標籤為罪犯,只會增加他們的犯罪風險。例如丹麥2010年,將最低刑責年齡調低至14歲,但並未有效降低14歲青少年犯罪率,甚至增加重犯風險,丹麥於是在2012年重新提高刑責年齡至15歲。

有研究指出,16歲以下兒童的大腦並未發育成熟,缺乏思考和控制能力,亦未能理解行為的後果,兒童及青少年犯罪背後往往涉及深層社會問題。

國際間亦有其他方法協助少年罪犯改過自新,例如香港設有兒童及青少年院,為少年犯及有需要兒童提供教育、職業訓練、康樂及心理服務等,而美國就會為少年犯提供家庭諮詢及輔導服務。

有犯罪學學者認為,消除社會標籤,給予少年罪犯機會重過新生,才是正確方向。

  1. 更多
  1.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國泰航空簽訂3年合作協議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國泰航空簽訂3年合作協議
    2小時前
  2. 私家車無油停東廊慢線 電單車撞尾司機困車底
    私家車無油停東廊慢線 電單車撞尾司機困車底
    3分鐘前
  3. 【不斷更新】2023年以巴戰火
    【不斷更新】2023年以巴戰火
    44分鐘前
  4. 加沙戰火重燃 以軍指攻擊了逾400個哈馬斯目標
    加沙戰火重燃 以軍指攻擊了逾400個哈馬斯目標
    50分鐘前
  5. 丁薛祥:各國要堅持巴黎協定確立目標
    丁薛祥:各國要堅持巴黎協定確立目標
    1小時前
  6. 慕尼黑下大雪陸空交通受阻 德甲賽事延期
    慕尼黑下大雪陸空交通受阻 德甲賽事延期
    1小時前
  7. 李鄭屋邨數月男嬰獨留家中 警列虐兒案
    李鄭屋邨數月男嬰獨留家中 警列虐兒案
    1小時前
  8. 香港迪士尼樂園舉行 聖誕樹亮燈儀式
    香港迪士尼樂園舉行 聖誕樹亮燈儀式
    3小時前
  9. 黃偉綸指西九文化區演藝綜合劇場 有望2025年落成
    黃偉綸指西九文化區演藝綜合劇場 有望2025年落成
    3小時前
  10. 加沙戰火重燃 以軍指攻擊了逾400個哈馬斯目標
    加沙戰火重燃 以軍指攻擊了逾400個哈馬斯目標
    3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