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中國紓緩中美貿易戰的其中一項措施是早前承諾向美國增購大豆,但有分析認為,受非洲豬瘟影響,中國其實不需要大量購買大豆,這場「大豆外交」純粹為了貿易談判需要,最終都會減少進口。
大豆主要用作豬、雞等禽畜的飼料。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主要原因是中國人很喜歡吃豬,養豬業蓬勃。
中國超過三分一大豆都是從美國進口,但去年中美爆發貿易戰,美國大豆出口中國的數量由2017年的2300萬噸跌至僅得500萬噸。
兩國在隨後的貿易談判,中國承諾向美國加購一千萬噸大豆,正當外界以為這場「大豆外交」可扭轉美國大豆需求量時,有分析就認為是錯了重點。
真正會在未來三至五年影響全球大豆市場的,是去年8月起在中國30個省份爆發的非洲豬瘟。疫情爆發至今促使中國當局殺掉逾100萬隻豬。由於中國豬場大多為家庭式小本經營,為怕非洲豬瘟死灰復燃,不少豬農仍未恢復以往的養豬規模。
美國農業部已經預期中國大豆入口量會因而在未來數年增長放緩,甚至下跌。有分析指出,目前中國根本沒必要再加購大豆,對美國承諾純粹為影響貿易談判結果,多出的大豆被儲存,長遠亦會降低對美國大豆的需求。
在這場非洲豬瘟得益的變相是美國和歐洲的豬農,由於非洲豬瘟令母豬產能下降,中國豬肉生產量預料今年大跌三成,造成510萬噸的豬肉供應缺口,短缺預料會推高豬肉價格四成半至五成半,目前中國已開始靠購買外國肉類應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