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超級眼睛

【新聞智庫】超級眼睛

【Now新聞台】海洋深不可測,要在海底生存,或許都需要一些獨特構造。

大家經常吃的扇貝看似簡單的雙殼類軟體動物,原來擁有超級眼睛,而且不僅一雙,而是多達200隻,生長在殼內群邊位置,一點點藍色的眼珠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水中的珠寶。

科學家幾十年前已知道扇貝有眼,但靠着科技進步,最近才能更深入窺探。科學家利用可以將樣本快速凍結的顯微鏡,令超微細的扇貝眼睛樣本可以保持原狀,以便觀察。

在顯微鏡下,扇貝的眼有上下兩層視網膜,底部有一面「凹鏡」,代替一般眼球的晶體,以聚集光線。

這面鏡由一種叫做「鳥嘌呤」的化合物結晶組成,是一種反光度很高的物質,魚鱗都有這類物質,一般結晶都是稜鏡形,但扇貝眼內的「凹鏡」結晶以方形,排得相當整齊,好像一幅馬賽克,媲美太空望遠鏡內的反射鏡,科學家說精密的排列可以減低視覺上的偏差。

當光線進入扇貝的眼睛,會穿過兩層視網膜,接觸到底部的「凹鏡」後,再反射回視網膜上,類似分段式望遠鏡聚焦光線。

科學家了解到當上層視網感測到上方有陰影,細胞就會發出「危險」訊號,令扇貝盡快「逃跑」,至於下層的視網膜,估計是輔助扇貝在昏暗環境下觀察周邊影像。

不過,200隻眼一起看到底又是甚麼畫面呢?

科學家暫時未確定扇貝所看到的畫面是怎樣,但假設扇貝的「腦」有能力同時間處理多重畫面,合而為一,實際情況,有待科學家研究扇貝的神經系統,新發現可望有助研究新型的光學設備。

早前亦有研究發現,八爪魚和墨魚這類軟體動物之所以是變色偽裝高手,未必要靠一雙大眼睛,而是用皮膚亦懂得感測光線。

跟扇貝的眼睛一樣,科學家相信,這些獨特生理構造是生物隨着環境進化而成,所謂適者生存,海洋生物數以千萬種,即使是極渺小的生物都可能為人類帶來啟發。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