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新症不斷增加,非緊急個案平均要等一年多。有精神科醫生表示,每月最少有一宗個案在輪候期間由非緊急轉為緊急,認為政府發表的精神健康檢討報告仍有不足。
李太的長女及二兒子都患有ADHD,即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需要吃藥控制,長女小一時出現專注力不足,李太打算帶她到公立醫院精神科求診,發現至少要等兩年,無奈之下,惟有轉向私家求診。
這次經歷令李太知道要盡早帶幼子排公立,但今年開始排都要等到2019年9月。
過去四年,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病人人數及新症都不斷增加,非緊急個案的輪候時間平均是68個星期,不同聯網等的時間不同,當中新界東聯網平均要等136個星期,最長的要等166個星期。
政府在2013年檢討精神健康政策,年初發表的報告提出40項建議,當中包括加強對學校的支援,但報告沒有講明在醫院層面會增加多少人手。
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陳國齡表示,醫管局五個聯網只有十多名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生,人手嚴重不足。
以她工作的港島西為例,轉介的新症九年內飆升五倍,現在每月有約100宗新症,但每年醫生只能處理約800宗個案,餘下的400宗個案就變成積壓的輪候個案,她更留意到有這個現象。
她認為政府的檢討報告建議不夠具體。
雖然醫管局在今學年在17間學校推行跨界別合作,讓教師、社工及護士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支援,陳國齡希望計劃能盡快推展至更多學校,以更早識別有需要的學童。